清水塘大橋現場建設情況。(受訪者 供圖)
株洲日報記者 易蓉
看株洲,就得先讀懂這座城市的跨江發展戰略。
作為全省跨江大橋最多的非省會城市,株洲的每一座橋的背后都凝結著這個城市的民生情懷和發展謀略。
這五年來,株洲城區第六座跨江大橋——楓溪大橋通車,打通楓溪新城與河西核心區的“產業要道”。
隨后第七座跨江大橋——淥口大橋建成通車,解決了多少人曾在生活與生產兩頭疲于奔命的困境,更加快了向南融城的步伐。
在建的清水塘大橋,是清水塘生態科技產業新城的主要過江通道,承載著老工業區轉型的未來。
還有平交變立交的響石廣場改造項目一朝通車,更是暢通了株洲“北大門”的交通要塞。
5年建3座大橋,當湘江不再成為城市發展的阻礙,當造橋成為改善城市環境、拓展城市空間、放大城市產業之必然,橋,就成為株洲發展的具象。
橋,改變了株洲的發展格局和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從沿江發展,到跨江發展,城市版圖在改寫。
【講述】
幸福,不再被堵在路上
12月4日清晨7時,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道岔分公司員工鄭鑫和往常一樣,從河西乘坐45路公交上班。這一次,他再也不用提前半個小時出發,公交車可毫無阻滯地從響石廣場通過。
“以前,在響石廣場堵個20分鐘是家常便飯,為了上班不遲到,我曾連續半年都提前一站下公交,然后步行去上班。”鄭鑫說。
一個人的喜悅,也是一座城的歡喜。“路通了,物流人流暢了,生意該會好起來。”響石廣場附近商家老板陳麗臉上笑成一朵花。這個占據“北大門”位置的地段開始恢復往日的繁華。
響石廣場建成已有20多年,跨江,北往湘潭,東至長沙,原料進購,產品外銷,去二醫院看病,去市三中讀書,都要經過此處。
“東西向,這是環線最堵的地方;南北向,這是河東最堵之一。”三年前,株洲城發集團投資建設部副部長謝騰被委以重任,成為響石廣場改造項目現場負責人。
平交改立交是響石廣場改造最大的亮點,這也就意味著地下管線要遷改。在3年的工期內,僅管道遷改就耗時兩年。自來水管道1893米,天然氣管道5186米,電力管線1314米,國防及其他運營商光纜總長度達到12.4萬米……那些深埋地下的管線總長約134公里,其中還有不在圖紙中,半路“殺”出的管線。
“為減少影響,管線遷改大多選在凌晨施工。經常半夜,我們和水電氣、市政、企業等部門都還在現場。”這3年歲月讓謝騰難忘。
這是黃繼峰“最堵心、最勞累的3年”。因響石廣場改造項目,他專門被抽調到石峰區交警大隊一中隊任中隊長。“周一早高峰跟周五晚高峰讓人恐懼。”黃繼峰曾統計過,響石廣場區域有一天發生了30起刮擦事故。
今年9月29日,響石廣場改造項目正式通車,路面拓寬,增加了快車道、輔道,開辟了隧道,平交變立交,大家“各走各的路”。
希望, 從一座橋的連通開始
12月7日,清水塘大橋建設現場,一條“飛龍”正跨湘江。
100多名工人分別在2個水下“車間”——主橋墩鋼圍堰內包扎鋼筋,扎好后便可澆筑混凝土,從而形成最堅實的承臺,才能撐起所有負重。至今,主橋墩的承臺已完成5個了。
但完成一座跨江大橋的建設,這才剛起步。
清水塘大橋是株洲第一座雙層鋼桁架拱橋,也是跨度最大的一座橋,主跨寬度達408米,“論橋梁建筑難度,可排國內前三。”中交三航局清水塘大橋項目現場技術工程師潘立立說。
難在哪兒?難在3萬噸重的鋼材要凌駕在跨度達400余米寬的湘江上空,且頂點離江面距離高達15米。
首先要建堅固的橋墩。第一次水下爆破后,就碰上了復雜的水流條件,河底淤泥回流,將好不容易炸破的“坑”回填了不少,爆破兩三次才完成任務。
突發的疫情也耽誤了施工進度,這讓現場負責建設管理的株洲城發集團規劃建設部副部長宋利云著急。株洲8座大橋,7座株洲“城發”建,而從“十一五”到“十三五”的10年,他參與了4座大橋的建設。
把工期搶回來。2月初,口罩、消毒液、體溫監測儀器等抗疫物資采購到位,項目迅速實現全面復工復產,項目部與協作隊伍簽訂年度工程目標責任狀,獎優罰劣,進度才拉了回來。
大橋早日建成,意味著很多人的夢想能更快照進現實。
東岸。家住石峰區霞灣村的王順利常去現場“督查”進度,待這座橋建成,他不僅往返上班方便,更能看到自己所在老工業片區迎來脫胎換骨的變化。
西岸。海納川工業園的湖南東洲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是軌道交通產業鏈上的配套企業,公司每日都要派員工與遠在田心的客戶交流,還有貨物運輸。“這座橋修通將給公司帶來諸多便利。”負責人黃敏說。清水塘大橋將成為連接石峰區及天元區的新動脈,有效地加強軌道科技城、清水塘生態科技產業新城、國家高新區以及武廣新城等四大板塊的緊密聯系。
他們都在期待清水塘大橋通車那一天。
【大事記】
2016年11月13日,株洲第六座跨湘江大橋——楓溪大橋建成通車。其橋面采用超高韌性混凝土組合結構,系全球首次在懸索橋上應用。
2017年3月21日,株洲第七座跨湘江大橋——淥口大橋竣工通車。該橋聯通淥口區與天元區,極大方便了兩岸群眾出行,也拓寬了城市發展空間。至此,株洲成為除省會長沙外擁有主城跨江大橋最多的市(州)。
2020年9月29日,響石廣場改造項目竣工通車。工程全長1.2公里,標準路幅寬60米,為城市快速路。響石廣場交叉口由平交改為立交,響田東路至響田西路方向主線采用隧道方式下穿建設北路。
2019年9月23日,株洲第八座跨湘江大橋——清水塘大橋開工,是我市首座雙層鋼桁橋,預計2022年9月建成通車。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