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把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學合理規劃城市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處理好城市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既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習近平
湘江風光帶河東段典雅優美,為江岸增添又一游園景觀。(株洲市園林綠化中心 供圖)
株洲日報記者 李軍 通訊員/文晗 王密
公園綠地,是城市的“綠色客廳”,是居民的詩意棲所,更是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五年來,株洲公園建設增量提質。全市新建7座區級以上綜合性公園,百余個社區小游園,“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漸成現實,市民樂享“推窗見綠、出門賞景、起步聞香”的生態低碳都市生活。
這五年,“城市綠蔭”三年行動縱深推進,城市綠化品質顯著提升,精品景觀不斷涌現,“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越發鞏固。截至2019年12月底,公園綠地面積達1697.79公頃。
堅持綠色生態發展理念,株洲“綠色客廳”越發靚麗,山水洲城畫卷徐展,生態宜居新城漸入佳境。
【講述】
“鳳凰”涅槃 家門口也有詩與遠方
鳳凰山公園門口,登山石階旁邊,是嶄新的柏油公路。踏著石階登山,樹木蔥蘢,空氣清新,音樂從沿路的小音箱里悠悠傳出。
毛毛細雨中,有市民在撐傘游園。
“改建以后幾多好看。”中航南方公司退休職工凌奶奶說,鳳凰山公園以前叫鳳凰公園,1994年就建了,只是年深日久疏于管理,頹敗不堪,跟不上時代。前兩年聽說要改擴建,她高興得不得了,就盼著早點建好。
開園以來,凌奶奶經常叫上老伴或朋友一起爬山。“家門口的公園搞得這么漂亮,特別有幸福感。”她笑呵呵地說。
作為山體公園,鳳凰山公園的改建過程困難重重。曾參與公園改建等新蘆淞集團工程項目管理部副經理譚鳴介紹,2018年12月底進場施工,天公不作美,陰雨連綿,直到2019年6月,只有40多天沒下雨。建設后期,在深山里取水、用電又變得艱難,影響了工期進度。
為了在雨天趕進度,施工人員調來專用設備,把施工材料運進山。解決供水供電難題,發電機、環衛灑水車紛紛上陣。如此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涵蓋南田寺外部設施、炮臺工事廣場、觀景臺等一期八大景觀的鳳凰山公園,這才驚艷重生。
瓷城古韻 “醴陵門”里故事多
淥水悠悠,從醴陵穿城而過,見證兩岸風景的“蝶變”:飛檐斗拱的“醴陵門”原址重現,訴說著身為古長沙“老九門”之一的千年滄桑。挨著醴陵門,醴陵故事酒吧街區迤邐展開,古香古色的老街煥發時尚生機。
“醴陵門”屬于醴陵“瓷城古韻·一江兩岸”項目打頭陣的點睛之筆。項目招商運營部部長高意其說,經過項目改造,淥江水清了,住宅樓變成了仿古商業街,一江兩岸平均日流量超過3萬人次,老羅家、文和友等入駐品牌迎來一撥撥消費者。
每到夜晚,老羅家臭豆腐的生意就火爆起來。5年前,他的老店營業額只有現在的四分之一。如今他不再只賣臭豆腐,而是各色鹵味。“夏天最火時,一天的營業額能達4萬多元。”該店負責人羅忠平笑著說。
“5年前,江邊多是老舊住宅樓,哪有現在這樣風光。”市民程彩林也感慨,這五年,醴陵的公園綠地越來越美,“仙山公園也改造了,寨子嶺公園建好開放了,出門晨練非常方便。”
【大事記】
2016年5月,萬豐湖公園二期開園。
2019年5月,雪峰嶺公園一期開園。
2019年10月,鳳凰山公園一期一標段開園。
2019年10月,新苗公園開園。
2019年12月,醴陵“一江兩岸”之醴陵門及醴陵故事酒吧街區對外開放。
2020年5月,博古山公園星湖休閑段開園。
2020年9月,金盆嶺公園一期開園。
2020年9月,明照湖公園開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